裸露的山石缺少生氣,盆景中長滿青苔使得景色更加綠潤可愛,顯出更強烈的生活氣息。山水盆景是否全部長滿青苔,這要根據構圖設計要求而定,如僅為表現青山的蔥蘢蒼綠,則可讓青苔長滿石面。如為顯示山石的骨力和紋理線條的清晰美麗,一般在山石表面還是以不培養苔蘚為好。一些養護時間長的山水盆景,山石表面會自然生出苔蘚蓋住皴紋線條時,還應刮去石面多余的苔蘚。
在吸水石上生苔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:
1.嵌苔法青苔一般生長在潮濕略見陽光的地方。在山水盆景上嵌青苔,不宜選用生長旺盛較厚的青苔,應選擇墻的背陰處幼小的薄苔,用利鏟輕輕鏟下薄薄一層,貼在山石凹陷處(欲貼青苔處,應先刷薄薄一層泥漿),先放在背陰的地方,每日用小噴壺向上噴水1~2次,噴壺距青苔不要太近,數日后便可成活。然后再將其置于早晚可見一小時左右陽光的地方,只要環境潮濕,又不在風口處,青苔便可正常生長,并逐漸向四面延伸。嵌苔時,山石底部及背陰面可適當多植一些,而山石的向陽處、山頂、山路旁應植疏一些,這樣方與自然現象符合。
2.涂苔法 將青苔取來,用清水沖洗掉雜質,加入適量稀泥漿,輕輕搗碎呈漿汁狀,以毛筆涂抹在山石上。然后將其置于蔽蔭處,保持潮濕,不要見陽光,并防止雨淋,不久涂抹處即可長青苔。
3.液肥生苔法 每周向吸水石上澆或噴兩次稀薄液肥水,用玻璃罩(瓶)或透明塑料袋罩好,盆內放雨水(若用自來水,須放置幾天后再用)。夏天放在可見散射光的潮濕處,不久可自生青苔。
4. 淀粉生苔法 將吸水石放在雨水中浸泡4~5天,中間換一次水,然后在山石表面撒上薄薄一層淀粉,用草包上捆好,夏季置于潮濕處,保持草的濕潤,一周左右可生青苔(嚴格地說,生出的不是普通青苔,而是一種很小的綠色蕨類植物)。
5.自然生苔法 用吸水石制成的盆景,只要保持環境潮濕,既有一定濕度,又能見到一定的陽光,日久天長,不用采取任何措施,它自然會長出青苔。
培植苔蘚成功的關鍵是陽光不可曝曬,要經常保持有較高的濕度,切忌不能放置在過堂風或風口處,尤其夏季要防止干枯,也不能浸在水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