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蘚植物是一種小型的綠色植物,結構簡單,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,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,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。苔蘚植物喜歡有一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,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,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。
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,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,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,特別不耐干旱及干燥。養護期間,應給予一定的光亮,每天噴水多次,(依空氣濕度而定)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%以上。溫度,不可低于22℃,好保持在25℃以上,才會生長良好。
苔蘚植物分布范圍極廣,可以生存在熱帶、溫帶和寒冷的地區(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)。成片的苔蘚植物稱為苔原,苔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,局部出現在樹木線以上的高山地區。
下面給大家介紹下苔蘚種植法,這種方法是利用大多數的苔蘚都是由葉子繁衍的特性來完成的。
做法上,首先采集一塊長的很好的青苔,采摘適量帶回去。為了將附在土上的雜草種子取下來,要先用水清洗。比較大型的青苔,可以用小刀或剪刀切開,小型青苔則用手指撥開就好。
其次是混拌,與一般種花一樣,把土放入盆子裝七分滿,再拿少量的土和已經撥好的青苔混拌后,再蓋到裝了土的盆子上面。土壤好選用仙人掌的土,養分少為佳。盆子下面沒有開洞也可以。
然后便是等待萌芽的日子了。放在可以接觸到露水或雨的地方。想到就澆水也可以,但不要中午澆水,要晚上澆水。環境不同會有差異。一般一到兩個月左右就會看到一點點的綠色。有時會需要很長時間,所以還沒長出來的也別放棄,放著別管它,面對青苔要有耐心。
這里需要注意的是,青苔會因為環境不同,發芽的時間會有所差異,快的話一到兩個月小綠芽就會跑出來。還有,光禿禿的庭院如果堅持每天澆水的話,一年后也可能會長出青苔。像這樣依靠自己的力量長出來的青苔表示很能適應周邊環境,不會馬上枯死。但是,一旦把它們轉移到室內,不管是母株或是新株都沒法兒活,這點很重要,需要注意。
1,注意光照,苔蘚植物喜歡半陰,避免陽光直射,一般放在陰涼處生長,夏季要做好遮陽措施。同時也需要足夠的散光,一般清晨的陽光即可,做好通風工作。
2,水分,苔蘚喜歡潮濕,保持潮濕的生長環境,多用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。澆水做到澆透,同時避免積水。
3,土壤,,苔蘚喜歡偏酸性的土壤。一般選擇泥炭土混合腐葉即可。
其次給大家講一下如何給盆景里面的苔蘚澆水:
苔蘚的生長環境,潮濕是必不可少的因素,只有足有的潮濕度才可以生長出苔蘚,但同樣要有足有的潮濕度才有利于它的生長。所以日常養護苔蘚時澆水則是首要任務。但考慮到盆景中其它的植物存在,所以澆水時要選對方法。
簡單的澆水方法便是選用較小的噴壺,把噴嘴調成噴霧狀,然后對其進行噴水,但要注意,盡量不要噴濺到其它植物上。噴水的次數可以根據養殖的環境來決定,若環境較干燥,每天則需要進行2次至3次的噴水,若環境有一定的潮濕度,每天進行一次即可。
后給大家分享苔蘚的繁殖方法:
苔蘚植物可用分株、分芽或孢子播種繁殖,大量生產一般用分株或分芽繁殖法。
1,分株繁殖,一般選擇在氣溫較高,降水多,空氣濕度大的月份進行。選擇偏酸性土壤作為分株繁殖基質,小心分離出母體,然后多株或成團地栽種在準備好的基質中,保持高濕的生長環境,大約一周后就可成活。過一段時間后,其自身就能自然繁殖生長。
2,分芽繁殖,苔蘚在營養和生殖生長時期,葉、枝間生長著許多不定芽苞。這些不定芽能發育出不定根,進而成為一株完整植株。一般在苔蘚生長季節,挑選健壯的不定芽,將其切離母體,進行單獨栽植,使其生長成獨立的植株。